2022-03-21 17:56:26 来源:商业新知网
©商业与生活文| 朱晓培
校对|大道格
中国互联网到了价值重估的时刻。这几天资本市场,尤其是股市的走势,鲜明得反映出了这一点。
3月15日,在经过了长达一年的漫长下跌后,这一天恒生指数迎来了最大的跌幅,收盘下跌1116.58点。此时的沪A中概互联ETF已经只剩下0.865,距离一年前的高点,已经跌去了77.36%。
一时间,人们纷纷感慨互联网失去了投资价值。朋友圈里流传最多的一个段子是,“今天‘鹅厂’变‘鸟厂’了,因为‘我’被跌没了!”
然而,正当市场对中国互联网公司未来的悲观情绪到达一个极点时,隔天指数就得到了大幅修复。
3月16日,万国数据涨超40%,快手、美团、京东、哔哩哔哩、理想汽车一度涨超30%,腾讯控股最高时也涨24%。在各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带动下,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一度触及20%,为该指数推出以来盘中最大单日涨幅。
股价的暴跌、暴涨,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想象。这里面,固然有监管、宏观国际环境的影响,但根本还在于,互联网的增长逻辑,到了更新的时刻。
01
突如其来的转折
就在一年前,看起来,中国互联网巨头们追上“FAANG(Facebook、亚马逊、苹果、Netflix 和谷歌)不是梦。
2021年2月29日,中概互联ETF一度冲上了2.65。此时,腾讯、阿里已经挤进了全球市值前十,虽然距离苹果、微软仍有些差距,但也已经高过了Facebook。而美团、快手、京东、快手等公司也正在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然而,一年后的今天,腾讯的市值已经由1万亿美元跌至约4600亿美元,从最高点累计跌幅超过60%。而此时,亚马逊的市值已经达到了1.64万亿美元,中国与之业务最相近的阿里,则只剩下了2914亿美元,不到前者的20%。
变化之快,出人意料。微博上一位名为王落北的用户感慨:“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一边在互联网企业打工,一边用存款买中概互联网的股票、基金,过去一年我所有存款亏了50%,身边有老哥配资都爆仓了,现在房贷都还不上。时代真的变了,靠流量增长的估值模型已经成为过去。现在企业比的是各自的造血能力,而事实上又有多少互联网公司是真正盈利的呢?”
但是,一切的变化,都有迹可循。早在严厉的监管政策出台前,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市值已经经历了将近半年的下跌。政策的出台,只不过进一步放大了下跌的趋势。
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互联网流量见顶,红利消失。各大公司财报中的数字,也真实地反映出了这一情况。
互联网公司2021年三季报中,腾讯营收增速降至2004年上市以来最低水平,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营收和净利润增速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对应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所有涨幅也都被抹去,留下了让人看不清的将来。
02
放弃流量思维,寻找价值增长
流量为王,曾是互联网竞争的一条铁律。
互联网公司的生意,主要建立在流量变现基础上。不论是卖广告、做电商,还是游戏,这三种典型的互联网变现模式都具有一样的网络效应。在同一领域内,流量越多,变现效率越高。 比如,抖音和快手日活大概有两倍差距,但双方营收差距超过4倍。也正因如此,过去巨头们总是千方百计圈流量,把用户留在自家平台上。
流量为王模式下,中国互联网企业更多注重商业模式创新,通过资本助力,迅速做大规模,再通过流量变现。然而,单一的商业模式,也引发了对流量的过度追逐,进而带来了市场无序增长等问题。
尤其是当流量见顶后,平台之间的竞争如果仍局限在流量的争夺上,那么毫无疑问,就会变成一场零和博弈,不会给社会贡献价值增量。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必须要发生改变。观察互联网的近期动作,也不难发现,互联网公司不再像以前那么看重自有流量。一个典型代表,就是美团和快手的互联互通。巨头开始借助巨头的流量做业务,两者的合作也可谓双赢。
此外,互联网巨头们也在纷纷裁撤边缘部门、调整组织架构、发力硬件相关的专精特新,他们的一系列动作,也表明互联网企业在由高增长转向到高质量增长。
模式的改变,并不代表着互联网没有价值,也不意味着互联网没有商业机会。
科技创业者兼投资人克里斯·迪克森认为,互联网经过30年的发展,如今正处在Web2.0向Web3.0演进的重要时点。
Web3.0是一个建设者和用户的互联网,数字资产则是连接建设者和用户的纽带。它有望大幅改进现有的垄断、隐私保护缺失、算法作恶等互联网生态系统问题,重构互联网经济的组织形式和商业模式。但它也需要包括沉浸式AR/VR终端、脑机接口、智能硬件等先进设备和相关技术。而这,也是互联网科技公司的新机会。
03
互联网公司还值得投资吗?
眼下,历史似乎在重演2000年的那一幕。
当年,美国互联网行业正在经历着从 PC 端向手机转型的关键时刻,就像今天中国互联网公司要从有唯流量论向唯价值论的转型。而2001年911 事件,也如今天的俄乌冲突一样,引发了国际局势动荡。此外,当时也一样有反垄断调查的问题,比如微软,就因为反垄断调查而陷入至暗时刻。
多重因素下,互联网经济泡沫第一次破裂。从2000年3月到2002年10月,1 年半多时间,科技公司蒸发的市值达 5 万亿美元,惨烈程度远胜今天的中概股。
但是,回看那场泡沫,真正优质互联网公司,不仅扛过了危机,还成功实现了新增长。其中,微软考虑到几次拆股,股价实际增长了约20倍。而亚马逊更是从泡沫过后的每股约20 美元,增长至3220美元,增长了近160倍。
实际上,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无论是网易、腾讯、阿里还是美团,小米等,虽然成长很快,也都多次经历波折。其中腾讯就分别在2008年,2011,2018年经历过三次大跌。每一次的坎,看起来都特别难以跨越。但没杀死他们的,最终让他们更加强大,后续股价都创下新高。
敢于逆势而行,往往是超额收益的来源。
一些投资大佬们,比如段永平,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都在逆势买入腾讯、阿里的股票。段永平在连续多次针对腾讯控股的下跌进行补仓后,又在雪球高呼:“明天准备拿BRKB(巴菲特牛股伯克希尔)换点(腾讯控股),不等了。”芒格在2021年连续投入了约1.09亿美元,虽然按照目前二级市场的价格,已浮亏逾40%,但他仍表示,这是一笔合理的投资。
有时候,当市场普遍悲观的时候,往往已经是开始向好的时候。作为外部的看客,一个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对公司、行业的感受,往往都是慢半拍的。
我曾经采访一名创业者,他当时刚刚拿过C轮融资。他讲自己从A轮到C轮之间的经历。当B轮融资之后,团队开始快速扩张,员工们都觉得都融到钱了,该涨工资、该装修了吧,但那其实是他们最难的时候,因为管理跟不上,每晚大家下班都走了,他和联合创始人就坐在那里唉声叹气。而当外面发现他们B轮过后的问题,觉得他们就要倒闭的时候,他们其实已经理顺B轮问题,开始和投资人洽谈C轮的事情。
而回到那个问题,现在是投资中国互联网的好时候吗?借用一位CEO的回答:没人知道对不对。但是,我们应该相信,互联网企业,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是有价值的。
而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面对当前的宏观环境、监管政策,能做的就是积极提升创新研发能力,并向社会展现自己在社会责任中的价值。
郭明錤认为,iPhone 14系列新瓶旧酒的做法,其实是一种营销策略和财务导向的决策。3月20日消息,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在社交媒体表示,iPh
近两年,设计协同SaaS和工业软件屡次登上头条,“信创”和国产替代概念一度火爆一二级资本市场。
知识蒸馏的目的是通过将知识从深度网络转移到一个小网络来压缩和改进模型。
钉钉已完成对实时音视频PaaS公司「拍乐云」的全资收购。
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会积累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由于来源、格式各异,容易形成一个个「数据孤岛」。
未来如流将持续加大在智能化建设上的投入,拥抱数字经济浪潮,成为主动变革者。